快樂生活的平衡計分卡

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是Harvard University(哈佛大學)的Robert S. Kaplan (科普朗) 與David Norton(諾頓)在1992年所提出,用意在於解決傳統的績效評核制度過於偏重財務構面的問題,它以四個角度來衡量企業績效: 1. 財務構面。 2. 顧客滿意。 3. 業務營運。 4. 學習與成長。而重點要放在這四個角度的目標設定,以及目標間的彼此關聯。

平衡計分卡告訴我們,企業不能只考慮財務績效,而是也要考慮顧客滿意、業務營運、學習與成長,只有在各個構面都能夠獲得成功,企業才能獲得永續的發展。

很多人都懂平衡計分卡,但我們自己的生活呢?我們生活的目標,是否也要有平衡計分法的觀念呢?

我們是否太重視工作上的表現了,是否太重視財富的成長,而忽略了敬業樂群、家庭和諧、身心健全,生活中的平衡計分卡,至少應該包括這些成分:

1. 收入財富
收入與財富,是現代人生活的基本要件,但要知道,法律上並沒有規定,一個人要有多少財富,也沒有規定,收入要多少才能快樂。
維持穩定的收入,是快樂生活的必要條件,但並非充要條件,只有穩定的收入,是無法讓一個人快樂的。
財富的累積,有很多的方法,有些方法讓自己陷入緊張的狀況(例如短線的股票操作),這會降低快樂,影響身心健康,有些方法以非常慢速但安全的累積財富(例如銀行存款),對於財富累積幫助很小,有些方法則會讓財富負面的減少,但換取短暫的快樂(例如瘋狂消費,或者奢靡的生活)

2. 敬業樂群
人是群居的動物,不只需要財富,更需要別人的尊敬,「敬業」,是在工作獲得他人尊敬的最基本要求,敬業、專業、機運,是成功的關鍵。一個敬業而專業的人,即使沒有機運,至少也能獲得基本的溫飽,更能獲得別人的尊敬。只有機運,而沒有敬業與專業,當幸運之神不再眷顧時,一切都將成為過往雲煙。一個只有機運,沒有敬業與專業的人,只是個一時僥倖的跳樑小丑。
樂群」,則是與其他人的和睦相處,和睦相處是快樂的根源。人們生活在充滿其他人的環境中。每一個人都天生不同,如何跟大家和睦相處,是門學問,能夠和人相處,心情才能愉快。「計較」、「比較」,都是讓自己不愉快,也讓別人不愉快的根源。

3. 家庭和睦
您是您父母親的兒女,也是您兒女的父母親,您照顧他們,他們也照顧您。事業的成功,若換來家庭的失敗,遺憾將永存心中。

4. 身心健康
身體的健康,心靈的健全,是無法用其他東西交換的。雖然有很多疾病,是我們無法或難以預防的,但也有很多疾病,跟我們的生活型態,有很大的關係。台語有句諺語:「賺錢有素、性命要顧」。成功是給健康的人的形容詞,英年早逝則是給自以為自己會成功的人的輓聯。

這四個快樂生活的目標,彼此間的目標值,該設定成多少呢?比重該如何安排呢?目標與目標間,彼此互動關係又是如何呢?這是我們的價值觀,要加以選擇的。將目標設定在財富,失去了群體、家庭與健康,並非明智之舉。同樣的,為了讓家庭生活達到最高水準,放棄了所有的工作,也會讓自己事業的發展,被侷限在小小的框框內。

如何選擇,決定於您我自己的價值觀。

我自己也都沒在各個目標間,做到平衡的選擇,但,我們要永遠提醒自己,快樂生活的目標,是要用平衡計分卡的觀念,達到最適的平衡。

希望大家有快樂的生活

汪志堅

沒有留言:

標籤